CompanyImag
行业新闻

“营改增”减税效应将撬动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
            字号:T|T2013年04月16日09:44         金融时报

•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,其中试点地区和纳入行业双双扩围。业界人士分析,此举将明显减轻中小规模纳税人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税负,逐步完善第二、第三产业的增值税抵扣机制。

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,其中试点地区和纳入行业双双扩围。业界人士分析,此举将明显减轻中小规模纳税人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税负,逐步完善第二、第三产业的增值税抵扣机制。利用减税效应撬动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,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加速调整。

据了解,增值税是工业生产企业所负担的主要税种,营业税是服务行业所负担的主要税种,虽然增值税率要高于营业税率,但是由于增值税有着进项税额抵扣和出口退税,所以部分现代服务业承担的税负要高于工业生产企业。而现代服务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,在吸纳就业上有着独特优势。“营改增”扩围意在减轻实体经济的税收负担,为现代服务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,以期改善产业结构。

统计显示,1994年税制改革后,我国征收营业税的行业税负已由1994年的4.4%转变为2012年的7.3%。虽然初始营业税的税率较低,但是随着逐渐攀升,部分行业的税负已然较重。相较之下,增值税属于价外税,能够有效避免重复纳税,同时税负较为稳定,逐步扩大“营改增”就成为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大势所趋。

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,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发展第三产业,而税负水平直接影响到其发展。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,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,商品和服务的流通环节越来越多,营业税造成重复征税的现象日趋严重,最终导致征收营业税的行业税负持续走高。

因此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、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,就成为我国实行“营改增”的初衷。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新的战略增长点,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、吸纳就业上发挥着突出作用,也是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。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,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,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。

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看,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完善我国就业体系的关键一环。城镇化加速发展,将会有更多的人口向城市转移,随着土地流转以及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,还将有部分农村劳动力脱离传统的农业领域。国际金融危机后,我国传统的加工制造业遭遇了巨大考验,廉价劳动力成本丧失后,沿海一带的许多加工企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,大量引进先进的生产线,以机器设备替代人工。将来第一和第二产业都有可能会挤出劳动力,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虹吸效应在这种背景下开始显现,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一个适宜的税收和经济制度环境,有利于引导社会投资向第三产业倾斜,从而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容量。

众所周知,现代服务业的许多中小企业,由传统的加工贸易型企业转型而来,发展步履维艰。尤其是近些年资源、人工、土地等成本的全线上升,进一步挤压了利润本来就不高的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。对许多小企业来讲,转型升级是一个在生产技术、工艺流程、品牌塑造上“再投入”的过程,需要在财税和金融政策上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来帮助其渡过难关。“营改增”后,服务型小企业也即将享受进项税额抵扣的“政策红利”,这实际上是一项减税政策。

此外,“贸易输出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壮大的路径之一,而我国在发展服务贸易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无法实现出口退税。”贾康分析,第三产业实行营业税,在出口环节上无法按照增值税实现退税,降低了服务产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,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服务贸易开展。“营改增”要解决的,正是营业税不能抵扣、不能退税的弊端。

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。“营改增”试点的推开意味着,除去由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规划外,中央政府还试图运用财税和金融杠杆来撬动产业升级。这需要配套制度改革的协调推进。目前营业税仍是地方税体系中的主要税源,如果“营改增”在全国范围内铺开,地方税收收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。目前不少地区地方财政捉襟见肘,不仅地方融资平台偿债风险令人担忧,启动新一轮投资时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也有所增加。接下来推开“营改增”试点时,还需研究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,确定合理的增值税分成比例,平衡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。